无论背后的故事
摘自 「星岛日报纽约大都会版(2014年3月24日)」
原文标题:「无论」网站4/4办庆祝派对 原文作者:廖国文

星岛日报记者廖国文纽约报道:
年轻人喜欢逐梦,两名80后的青年,凭着对艺术及设计的执着与热情,燃起了创建一个艺术网站的构想,再凝聚不同界别的团队精神,终于成立起一个面向华人的艺术网站,「无论而无所不论」是这个网站名字的意义,也是这个网站倡导的精神,同时,也充分显示纽约年轻华人艺术家及设计师的力量。
林海与卢霆希是纽约Parsons设计学院的同学,毕业前两人都忙于找工作之际,聊起一个构思,想要设立一个艺术与设计的网站,成为一个跨媒体跨界别的平台,两人就在咖啡厅里,奠下了「无论」网站的原型。
互联网上网站多如繁星,有关艺术的网站也千千万万,林海与卢霆希的构思,会有什么与别不同?卢霆希指,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注重原创精神,能与创作者互相交流,可以广纳各方意见的一个艺术平台,而且,特别重视年轻华人艺术家、设计师及知识分子的创作与观点,成为一个他们发表作品及推动创意的园地,而他们坚持的要求,则是一种开放的态度。
网站取名「无论」(Wulun.org),带点哲学味道,林海解释,「无论者,无论而无不论」,也是「无界限、无畏惧,论东西、论里外」,果然有其深意,不过,英文乾脆叫作「Whatever」,林海说,其实有点过于简单,因只能取其一意,可是,却又可带出中文所没有的那分态度。
无论网站于去年10月正式创建,至今营运了约半年,也开始渐见规模,现时分别设有个人网志、作品展示及论坛交流等不同范畴,介绍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从当代艺术到时尚文化,从传统的到前卫的,甚至远至日本及芬兰也有合作伙伴提供当地的活动内容,其实这也归功于团队的多元性。
先说林海与卢霆希,两人都是时装设计师,前者曾有两套作品与音乐天后Lady Gaga合作,后者是中央电视台创意星空节目的冠军获奖人,团队中,亦有另一名时装设计师华嘉,有专责影像的独立制作人黄沙,有艺术家何京闻、有灯光设计师王俊睿,还有坐阵日本东京的吴竞及芬兰赫尔辛基的薛海安。
在Parsons跨界别设计毕业的卢霆希说:「以前设计时装只讲求美不美,现在却会多了一种社会责任的觉性,着眼的不仅在一件衣服上,还要顾及整体的生产及营运过程,每个环节层层相扣,视野阔了,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了。」这也是他想在「无论」中带出来的视野观。
林海说,无论网站将于4月4日在纽约曼哈顿The New School举行一场网站开幕庆祝活动,届时也将请来三位新媒体艺术家及两位音乐家/DJ现场演出,同时也希望成为一个纽约创意者的交流平台,从虚拟的网络,走进现实的场地,冀能带来更多互动。
活动将于4月4日晚上6时半至10时举行,地址:Theresa Lang Community and Student Center, The New School, 55 West 13th Street, New York,欢迎到场参加。
「星岛日报 纽约大都会版」 2014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