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冬时装周之中国设计师
撰稿:吴竞
在刚落幕不久的2014秋冬时装周里,逛完老佛爷的香奈儿超级市场、飘过小马哥的天上人间,让我们暂时把视线离开这些备受媒体关注的大牌秀场,来关心一下正努力拼搏在世界时装界前沿的中国设计师们。风水轮流转,在如今越来越受瞩目的华人时装设计师群体中,这些或许你已熟知或许只是初闻其名的他们,不知在本次发布会上能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伦敦时装周
王海震
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原Arabia陶瓷工厂(作者拍摄)




来自大连的设计师王海震,2005年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2010年在伦敦开创了个人品牌“HAIZHEN WANG”。2012年作为第一位获得Fashion Fringe奖项的华人设计师,王海震也因此得到了在伦敦时装周举办个人时装秀的机会。而此次HAIZHEN WANG的14秋冬发布会正是他第三次登上伦敦时装周的舞台。
全系列的黑白灰、充满阳刚之气的廓型以及硬朗的肩部设计等细节很直白地阐述了设计师一贯的“大女人主义”的设计理念。王海震说过自己的设计是一种社会现象的体现,他愿意为那些独立、自信、能掌控自己人生的女性而设计服装。虽然经典的黑白灰在视觉上会略显单调,不过通过不同材质、图案的对比,还是能突显出搭配的层次感,如采用了有光泽感的面料、皮革、皮草以及近几季又突然大肆流行的千鸟格等纹样。对比去年更像是女战士的秋冬系列,这次HAIZHEN WANG的“女战士们”彷佛是脱下了战袍换上时髦的外衣,正准备回归到现代的都市生活中去。
万一方




万一方,同样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曾是该校第一位以第一名的本科成绩毕业的中国学生。硕士毕业之后便于伦敦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开始了同名品牌“YIFANG WAN”的运作。
如果说王海震是用“刚中带柔”来表达女性独立思想的话,我觉得万一方则是“柔中带刚”。可以想象,穿着HAIZHEN WANG的一看就是个刚强的女性但内心可能会有很多柔软的地方,而穿上YIFANG WAN的则很有可能是一位看上去安静平和但内心坚韧、不卑不亢、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信心的女性。之前以秀场上非常夸张的配饰设计而备受关注的万一方,在本季毅然而然地抛弃了所有的配饰,再加上每套造型均使用单色的设计搭配,很显然这次她只希望通过服装设计本身来表达自己。面料柔软的质感让我觉得穿上不仅温暖还很有安全感。不过,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每套衣服上都有从不同细节处延伸出几条有趣的绳子装饰,不知它们是否也可以变相当做一种配饰来看待呢。




李筱
Min Wu也是一位在英国打拼的女性设计师,2013年毕业于伦敦时装学院。
翻开本季秀场图片的一瞬间,十分抢眼的发妆造型吸引了我的注意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实是一下就能感受到别具中国风情的一个系列。回到衣服设计本身来说,也是有亮点可寻。渐变色彩的运用,简约的细节处理,其中多套服装的裁剪也很有趣,看上去就像小时候拿来一张彩纸按照人形娃娃的体型剪出一些衣服的形状,然后用胶水简单地把衣服的前后片给黏合起来那样。此外,模特佩戴的夸张耳饰也算是该系列的点睛之笔。




Min Wu
苏仁莉




生于福建一个沿海小镇的苏仁莉,从初中时代起开始学习绘画,之后于中央美术学院主修时装设计本科课程,2013年毕业于伦敦时装学院。
RENLI SU 14秋冬系列的灵感来源于巴西艺术家Mira Schendel的作品,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田园小清新风。贴近自然的质朴的色彩选择,或是宽大的上衣加长裤或是长至脚踝的宽松连身裙,外加一顶软软的针织帽做搭配,那一个个头顶凌乱微卷长发的模特像极了上个世纪欧洲乡村的淳朴少女。设计师在本季作品中对面料的选择也别有用心,使用了一种叫khadi的印度手工纺织的天然麻料,配合羊毛针织等完成了整个系列的制作。然而对于不同面料肌理的探索也有着热情的苏仁莉,这次使用了一种新的技术——将树脂和油墨涂绘在面料表面使之产生全新的肌理效果。或许在时装周上看惯了各种都市感强烈的设计之后,这一股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系列也算是能偶尔调调口味了吧。
来自台湾的黄薇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2013年成立个人品牌“JAMIE WEI HUANG”。因其作品曾受到LADY GAGA的青睐而日渐成名。
本季JAMIE WEI HUANG选择以“人”为本,灵感来自于纳粹时期被俘虏的犹太人,即服装的假想对象是那些被抹去身份、失去尊严的人们。“就像开场第一套宽松中性的长大衣,里头是做工精致的洋装。那些曾经漂亮,具有强烈外在意义的衣服,现在对她们而言都只是一件保暖的工具了。”黄薇阐述道。若暂时脱离沉重的设计背景而单纯看衣服本身,整个系列还是显得挺时髦的。厚重、挺括的呢料为精致的oversize外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配以袖口、领口或胸前等处可见的宽皮质绑带以及各种巨大的工具袋又呈现出一种不羁的粗糙感,起到了对比亦或是平衡主题的效果。




图片来源:vogue.co.uk
图片来源:vogue.co.uk
图片来源:vogue.co.uk
图片来源:vogue.co.uk
图片来源:vogue.co.uk
黄薇
图片来源:vogue.co.uk
在决定赴伦敦时装学院求学前,Lulu Liu曾在日本有过6年的生活经历。毕业前曾在Alexander McQueen和Giles Deacon做过实习。后于伦敦成立了个人品牌LULU LIU。
LULU LIU 14秋冬系列的灵感来源是18世纪的中国,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慈禧太后成了这一系列的灵感缪斯。本季用饱和度很高的鲜亮色彩打破了沉闷的秋冬季,用有中国传统象征的红与黄,和永不出错的黑白相结合,配上彩色印花,使得色彩方面不得不给人留下印象。面料方面则使用了真丝加金线的工艺,给服装增添了光泽感。总得来说,修身的高腰裙、多褶皱设计等带来的女性化、却又不过分表现甜美大概就是LULU LIU系列给人留下的感觉。




图片来源:vogue.co.uk
Lulu Liu
生于北京,10岁随家人移民澳洲的设计师李阳,也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曾于Raf Simons工作室实习。是去年年底举办的LVMH青年设计师大赛30名入围候选者之一。
本次在巴黎时装周出展的YANG LI 14秋冬系列给人以一种很成熟、大气的感觉,如果不知道这些都只是出自于这个26岁的华裔设计师之手,还以为是哪个巴黎老牌时装屋的最新发布会呢。全系列由沉稳的黑色、驼色、酒红色组成,富有光泽感的面料在灯光的照射下很有高级感,不对称裁剪、Dior70年代NEW LOOK般高腰收腰的设计,宽帽檐礼帽、拖地长裙长大衣或是修身长裤的各套搭配,使得每一位身穿YANG LI的模特走出来都显得气场十足。为了突出本季主题“梦想家”,设计师还将“DREAMER”文字做了刺绣呈现在该系列服装的不同之处。
图片来源:vogue.co.uk
Masha Ma,北京人,2001年赴英国留学,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相继攻读了女装设计学士和硕士课程。2004年在Alexander McQueen公司担任过服装设计助理。2008年在学校的毕业秀上,成为5年来唯一一位获得资格参加该秀的中国学生。毕业后在伦敦时装周举办过三次发布会,后于2012年受邀移师巴黎时装周。
在一大片简约风袭来的发布会中,Masha Ma 14秋冬那花朵般的系列也算是与众不同了。其中最显眼的当属每个模特都佩戴的花朵形状的蕾丝口罩,真是不禁让人联想到国内的雾霾,不过设计师本人并没有与此相关的解释。流苏、蕾丝和透明材质的使用,衣服多层次、褶皱的设计以及俏皮的衣摆裙摆体现了女性的气质特征,也表达了本季的灵感来源——“昙花一现的瞬间”。设计师用黑白红蓝这组对比强烈的经典色彩搭配做基调,用厚重的面料材质打破花朵惯有的娇柔印象,柔美中还透出一丝倔强或许正是对现代女性最好的诠释。




巴黎时装周
李阳
Masha Ma




图片来源:fashionising.com
吴竞
Bunka Fashion Graduate University时尚管理硕士研究生
2014.03.19
说起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李筱,记得第一次看到她还是通过几年前CCTV6第二届的“创意星空”服装设计比赛。当时虽然没能入围前三甲,获得了第四名,但是她对针织的热爱和驾驭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去年,因获得了DIESEL时尚设计大奖,时隔几年李筱的作品又一次吸引了我的注意。
来看这次XIAO LI 14秋冬的系列,不同深浅色调的蓝配上白色,外加透明材质的使用,乍一看还以为是春夏系列。非常有雕塑感廓型的大袖子一看就是她的个人标志。不过相对于之前的作品这次针织的比重倒小了不少,多了些有网眼的运动感十足的面料,还有皮革等等。另外,巨大的白色铆钉和链条也在本次系列中随处可见,非常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