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央圣马丁2014硕士毕业秀

 

 

 

 

 

撰稿:戴小菊    图片来源:vogue.co.uk

 

2014秋冬时装周正如火如荼,时尚大戏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大品牌的秀往往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每年的新生力量也不容忽视。作为时尚创意急先锋的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每一年的毕业大秀上,无论是奇思妙想的设计还是雷倒众生的造型,都为各路时尚人士津津乐道。今年,精挑细选出的未来设计之星们又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和槽点呢?

Teruhiro Hasegawa

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原Arabia陶瓷工厂(作者拍摄)

开篇就给差评太苛刻?可是今年的开场系列确实没有带来太多的震撼,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形容。黑白红的色系一向是经典搭配。设计师Teruhiro Hasegawa运用了不同材料坚硬与柔软的对比,以及不同颜色产生的透叠效果,形成质感不一的立体色块。黑丝头套倒也增添了几分哥特式神秘感。可是中庸的颜色,惯用的手法,实在是没法让人心潮澎湃。

Drew Henry

Drew Henry的系列大概是其中最具商业价值的一个,写实与写意并重。严谨利落的裁剪中穿插着自然随意的皮革,相得益彰。浮雕式的细节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还是很能勾起我伸手触摸的欲望。

Graham Fan是今年入选毕业秀的唯一一位中国设计师,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材料质感及其丰富的系列。细看之下,不禁惊叹,这位设计师,您真是用生命在做设计啊!你能想象这每一块面料,都是由手工编织而成的吗?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不得而知。虽然采用的是极其传统的藤编技艺,但设计师选择了不同的金属质感材料,最后呈现的效果熠熠生辉,颇具未来感。设计师用创意,时间,汗水,生命告诉我们:原来传统手工艺也可以很时髦。

Graham Fan

设计师Jessica Mort的系列玩起了对男士条纹polo衫的解构。通过 “ikat”(纱线扎染织物)的技法和编织技艺制作的渐变而扭曲的条纹衫让人印象深刻。设计师很聪明,借用了经典的polo衫造型,成就了精彩;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宜家里常年促销价9块9的编织地毡。

Jessica Mort

Anita Hirlekar

设计师Anita Hirlekar两年前在圣马丁BA(本科)毕业秀上就展示了一系列用felting(针毡技术)制作的服装,颇具中国水墨之神韵。经过两年闭关修炼,新系列中仍然沿用针毡技法,色彩上更加狂野,深得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的精髓。模特身上像打翻了不同颜色的油漆桶,十分热闹。

虽然这位设计师的名字还无从知晓,但此系列真真是标志性的圣马丁style!相似的形式在圣马丁的秀上每年都会被不同的设计师以不同的面料不同的形状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演绎着。我看腻了,你呢?

设计师Ondrej Adamek的系列在众多传统手工艺的狂轰烂炸中脱颖而出。形似花朵的立体廓形很吸引眼球,加上亮丽纯净的色彩和精致的刺绣滚边,深得担任评委的前校友Christopher Kane(克里斯托弗·凯恩)的欢心,一举获得L'Oreal Professionel Creative Award(欧莱雅创意大奖)。虽然我个人并不是这个系列的忠实粉丝,但有时尚圈当红炸子鸡力荐,我能说不好吗?

Ondrej Adamek

另一位获得L'Oreal Professionel Creative Award(欧莱雅创意大奖)的设计师是Michael Power。他的系列充满了颇具原始部落风情的几何图案。细看之下,那些几何图案竟是用灌腊肠的手法把彩色小珠子灌进了两层薄纱中间形成的!应该为这个想法独特同时具有很高完成度的作品鼓掌。

Michael Power

订阅无论微信公共平台

微信号wulunwhatev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