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组名人肖像

 

编辑:林海

前几天,朋友拿着手机给我看了一个哥们的朋友圈:此人发了一组自己的画展照片——在展览现场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热烈庆祝王仲夏首次个人艺术展胜利开幕”,多有中国特色的一条横幅啊。我接着在手机上“参观”了这个“胜利开幕”的展览,我看到了一组人物肖像,在夸张的画面中我隐约辨认出了其中的一些面孔:政治人物、文化名人、明星,以及其他新闻事件里的人物… …这是王仲夏在他老家葫芦岛办的展览,前去参观的人都是家里亲戚。胜利开幕的横幅和夸张变形的“名人”形象在这个环境当中共同构建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这就像是个虚构的事件。

 

王仲夏是个有趣的人,2008年从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曾因为写博客被喝过茶。2012年,本和艺术不搭边的王仲夏因偶然机遇被艺术家艾未未招致麾下工作,从此和艺术发生了关系。在艾未未工作室熏陶了两年之后,王仲夏突然间开始想画画,并且在这个陌生的领域越折腾越有兴趣,从油画棒到油画颜料,从简单的商标到新闻人物肖像,以习作的方式对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讯息进行“截屏”——从不同的侧面反射出矛盾而变化多端的时代环境。按王仲夏的说法,我们置身于一个充满政治的环境,“有三个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所以一个人自称对政治不感冒,不是无知就是虚伪。”

江泽民,布面油画,30x40cm

江泽民,布面油画,30x40cm

俄罗斯乐队暴动小猫成员托洛克尼科娃,布面油画,30x40cm

俄罗斯乐队暴动小猫成员托洛克尼科娃,布面油画,30x40cm

肯尼迪,布面油画,20x25cm

肯尼迪,布面油画,20x25cm

李登辉,布面油画,30x40cm

李登辉,布面油画,30x40cm

马航370事件时期的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布面油画,30x30cm

马航370事件时期的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布面油画,30x30cm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朗律师伊巴迪,布面油画,30x40cm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朗律师伊巴迪,布面油画,30x40cm

死于车祸的令计划之子,布面油画,30x40cm

死于车祸的令计划之子,布面油画,30x40cm

沃霍尔,布面油画,20x25cm

沃霍尔,布面油画,20x25cm

艺术家 艾未未,布面油画,30x40cm

艺术家 艾未未,布面油画,30x40cm

赵紫阳,布面油画,30x40cm

赵紫阳,布面油画,30x40cm

周永康,布面油画,30x40cm

周永康,布面油画,30x40cm

【无论对话王仲夏】

 

无论: 在为艺术家艾未未工作之前,你对艺术有过怎样的了解?

 

王仲夏:接触艾未未之前,我对艺术的了解就是人体艺术,我觉得那是一种对黄片儿或色情资料的雅称。现在也是一样。

 

无论: 作为艾未未麾下的员工,你怎么评价你的老板?

 

王仲夏:我觉得我的老板是个善良的人,表面严厉内心柔软,他的艺术与他这个人是分不开的,他的早期作品与中国现实脱离较远,凸显了他个人的艺术趣味,后期尤其是近年来他无可避免的与中国现实相冲突,使他的作品附有了这个时代印记。

 

无论:你怎么就突然开始想画画了?

 

王仲夏:我觉得说的神秘一点好像是命里有画,我母亲倾向于这种理解。那么逻辑上说,与我在一位大艺术家身边工作的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这种影响是潜意识的,我没有刻意的要求自己要向艾未未那样行为和思考,但人活在世界上都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我接受这种影响和改变。具体到绘画这个事情,我没有想去画画,想去成为一个画家,而是有一天我发现我无法用我生命中已有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了,以前的我行动和言论居多,似乎画画是那时最恰当的替代方式,所以我就画了。

 

无论:你画的这一系列名人像大多关于政治人物或是新闻事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切入点呢?

 

王仲夏:平时关注新闻和社会进程,知道了一些人物,而画这些人物是一个较好的练习方式。

 

无论:哈哈!是因为这些人长得都比较有特点么。其实你对这些对象也都是持有某种评判和立场的吧?

 

王仲夏:关于我画的对象,如果我知道他背后的故事,当然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持有一个所谓立场或评判,但也有些就没有立场,或中性立场,只是因为他有名气,我知道了他,那我就画了。还有一些是随便在网上看到的图片,我不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但我还是可以画他或她,这种时候我就对他没有评判。这也是我觉得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我很喜欢的原因,它与文字不同,如果我没兴趣批评或赞美一个人,那我很可能就不会写关于他的文字,但我又知道这个人,这时候我不太好处理,如果我会画画,那我就可以画一下他。画出来的结果可能很像可能不像,但那也没关系,总之我把这个人用我的方式处理了。我觉得这就挺好。因为我认为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都会接纳很多信息(来自媒体的,来自朋友的,来自家人的,来自邻居的,各种各样的情况),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垃圾,但你又无法避免,没法不接纳,除非你将自己隔绝于这个社会。那么绘画可能是处理这些所谓垃圾信息的一个较好的方式。

 

无论:我接触过很多非艺术专业的艺术爱好者,不乏有一些开始尝试做职业艺术家的。我记得郭德纲有个段子,说有一部分相声演员原本是观众,没学过,听着听着就起义了。那其实简单一点说,“非专业”就是没有系统性艺术学习背景的,很多这样的朋友在艺术的路上往往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包括技术原因和非技术原因的。我知道你也是非艺术专业出身的,以你的经验,怎么看“非专业”这个问题?

 

王仲夏:我觉得非专业从知识上讲肯定是匮乏的,很多事情你没接触过,就是不知道,例如艺术史,如果仅讨论绘画这个领域,我觉得专业与否并不重要,你去买了画材就画好了。了解不了解艺术史并不妨碍你画东西。绘画的技法上来说,我认为也不重要,因为绘画是完全个人的事,你不以参加某种资格考试为目的的绘画,那画成什么样都是你的作品,做了就比不做强,不断的画下去,你自然会有新的体会和发展。很难说专业的画和不专业的画哪个更好。当代艺术是由观众或网民来评判的,不是由学院里的人评判的,这是一个与以前的所谓现代艺术史不一样的地方。我画画是给每一个社会上的人看的,不是专门为了得到专业人士认可而画的,我重视每一个人对我的艺术做出的评判,包括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当然首先是为我自己而画的。其次才是社会。

 

无论:不同的观众基于各自不同的经验对同一文本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和反映,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在老家葫芦岛办了个画展,你说来的人基本都是你家亲戚,他们有对你的画做出什么有意思的评价吗?

 

王仲夏:我姥爷说,你要给人家钱人家才会来看这东西。然后开幕的时候他就没来。

我的叔叔婶子或者姨们就说好,表弟表妹们评价也较高。他们说我有天赋什么的。他们对没学过画画就弄成这样尤为强调。有的人会指出特殊喜欢某一幅画。

 

无论:有没有给你老板看过你的画?他怎么评价?

 

王仲夏:我没有特意给艾未未先生看过我的画,我不是很好意思,但我在画画之前跟他说过,我说我想学画画了,他说画画不用学,就画。我说那我画好了给您看看,您给指点指点?他说你给我指点指点吧。然后我真画了以后就没好意思当面拿给他看,但都发在网络上,相信他也通过网络看到了,他着重表扬了巴斯奎特一幅,说有表现力。他也对我的展览表示了支持和祝贺。他的评论和支持对我来说很重要。

 

王仲夏的Instagram: wangzhongxia

Twitter:@wangzhongxia

个人网站:www.wangzhongxia.net

 

 

订阅无论微信公共平台

微信号wulunwhatev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