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从程序员到电影人

 

编辑/林海

黄沙,纽约独立导演、制片人;3DROPS STUDIO(三点水工作室)创始人。

 

黄沙于2010年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虚拟现实专业计算机硕士,在面临着即将成为一名程序员的迷茫中偶然间获得转行的契机,进入了舞台和电影领域。2011年黄沙被推荐到纽约城市大学(CUNY)开始攻读电影制作硕士学位,他在纽约所执导的纪录片“Under Ground”(地下)曾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角、美国雅典城国际电影节、美国旧金山Frameline国际电影节、韩国堤川市国际电影节等11个国际重量级电影节。

 

从纽约城市大学毕业以后,黄沙在纽约创建3DROPS STUDIO(三点水工作室)—— 一个集传统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交叉影像工作室。“三点水”这个名字一方面来自于汉字的偏旁部首,另一方面他对“三”这个数字情有独钟,正如道家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这个数字代表了无限的可能,也正如黄沙创立三点水工作室时的初衷:“尊重传统,但是要打破传统,希望以三点水之力激起一股影像艺术的新浪潮。”

黄沙的代表作之一“Under Ground”(地下) 是一部纪录短片,以观察式与采访式的拍摄方式和实验性的非传统三段式(开头,经过,结尾)的叙事方式,记录了两个华人女孩怀揣着音乐梦想在纽约与现实搏斗的故事。这个15分钟的作品从开拍到最后出炉一共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拍摄的经过也颇具戏剧性。

 

据黄沙介绍,在他还没来美国之前,有个朋友曾给他发过一个很有人气的豆瓣链接——一位创作音乐的女孩。朋友极力推荐黄沙听这个女孩的音乐,可那时候他没留意太多,不过没想到来纽约后,竟然在布鲁克林的一个茶馆碰到了这个女孩和她的创作搭档——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华人女孩。成为朋友之后,随着对她们的了解越来越深,黄沙最终决定把她们的故事拍成纪录片。

 

刚开始拍的时候为了能捕捉到受访者最自然的一面,黄沙带着机器在她们面前晃了好几个月,才最终让她们习惯了镜头的存在。

 

对于纪录片,黄沙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觉得作为电影级别的纪录片在表达手法上一定要跟一般的新闻题材纪录片区别开来,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引导过受访者做任何事情,甚至对着镜头的说话也不是用问题问出来的,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记录。关于自己的拍摄方式,黄沙说:“中间受访者曾经质疑过我的拍摄手法,不过还好影片完成之后她们很喜欢。”

 

2012末的时候,拍摄到了关键时刻,其中一位受访者家里忽然出了些状况导致拍摄终止,黄沙有一个月的时间尝试了各种办法还是联系不上主人公。在那段时间里,黄沙都已经心灰意冷准备重新拍摄新的题材了,后来在朋友的各种帮助跟支持下才终于联系上了,最后于2013年初完成拍摄。

 

除了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创作外,拥有计算机与电影双重学术背景的黄沙还是一位新媒体影视创作前沿的实践者。作为“无论”青年艺术设计平台的视频创意总监,他将创新的精神融入到了这个跨学科的平台中,代表“无论”与众多艺术家、设计师跨界合作,用视频的语言重新解读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呈现出了创作的新形态。2014年4月,在“无论”纽约开幕活动中,发布了由黄沙制作的“无论”形象短片“无论-无界限”,这部短片的创意基于最新的影像摄制技术,整个制作流程打破了传统的拍摄形式,融合了科技、电影和新媒体艺术的能量,体现了“无论”所一直倡导的理念和青年一代艺术群体共同的追求:无界限。

无论:为什么会选择到纽约?

 

黄沙:我之前完全没想过会来纽约,10年我在伦敦计算机研究生毕业后本来差点就成了程序员了,那时候忽然觉得做程序员一下子日子就看到头了,我选择了去星巴克打工来缓冲一下,顺便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刚好那时候有一个纽约的现代舞项目在北京招助理,我就过去了。在工作的空余时间里拿着个DV机随手拍了点东西,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纪录片,没想到导演跟同行的两个艺术家都很喜欢,他们给我写了推荐信,然后纽约城市大学就要了我。那时候从回北京,到来纽约,中间加上签证的时间一共才2个月,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我那时候哪来这么大的勇气。

 

无论:你觉得纽约的电影行业有什么特点?

 

黄沙:我进入电影行业的时间还比较浅,不过这两年的工作跟学习我了解到美国的电影工业是主要划分成两个方向的,美国的东岸以纽约为首,主要是打独立小成本电影,西岸以洛杉矶好莱坞为中心,出产大电影厂的大成本制作。虽然在纽约都是小成本电影,但是这两年独立电影有着跟大成本电影抗衡的趋势,无论是在票房还是奖项上。

 

无论:在纽约,青年电影人群体的状态如何?

 

黄沙:在纽约年轻电影人的状态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很复杂,像是一个茂密的丛林一般的生态环境。纽约本身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人口,在这么一个文化大熔炉里电影的制作产出特别的多而杂,说白了是拍什么的都有,拍多好的也有,拍多差的也有,飞鸟走兽,百花齐放吧。

 

无论:你在纽约城市大学的毕业影展拿到了你的第一个电影奖项CityVisions,从你的经历谈谈纽约城市大学的电影教育吧?

 

黄沙:我当年决定报名电影专业的时候由于时间太晚了,没想到出名的院校NYU什么的要提前一年报名,只有CCNY这么一个学校还没到截止日期,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只知道这是一个公立学校。

 

到了学校后才知道这个学校是全美数一数二的公立学校之一,而且电影系是全美最老的,还出过伍迪艾伦这样的著名导演。跟私立学校相比,学费便宜3倍以上,那时跟捡了便宜似的。不过事情没有绝对,公立学校由于资金问题直接导致的就是设施配备比别的私立学校要差很多,摄像机、电脑什么的都差不止一个档次。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收到邮件说是要选课,主分故事片跟纪录片方向,选课要单独跟系主任约时间面谈,我那时候很谦虚的选了个中间的时间,没想到过去选课的时候系主任跟我说故事片的课已经选满了,我只能选纪录片方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去拍了“地下”作为我的毕业作品,这个到底是福是祸我到现在都没想清楚。

 

电影课程对于我来讲是天堂,没有考试,而且跟以往计算机理工教育很不一样,电影课程几乎都是主观因素,说白了就是天天瞎掰也没有所谓对错。老师中也不乏各种奇葩,教制片的老师是个70多的老头,每天上课就是不断的重复自己当年在好莱坞的故事;教数码制作的老师到现在班上的人都还在讨论他真正的性别;教摄影的老师更夸张,有一天上课跟我们说他是我们老师的双胞胎弟弟,然后下一分钟自己破功了。不过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让我充分的释放了自己,让我自己认识到我的确是喜欢电影,喜欢艺术的。

 

无论:你的作品参加了全世界很多不同的影展,这些影展各自有什么特色?谈谈你对这些影展的观感吧。

 

黄沙:现在作品进了11个电影节,最重要的是戛纳的短片角、美国的雅典城电影节(奥斯卡认证)、旧金山的frameline电影节,但是由于签证的问题,我没法参加在法国戛纳的电影节,到现在还在懊悔。

 

以前没做电影的时候,总觉得电影节是神秘的,高尚的的东西,进了这一行才发现这里面也很有名堂。电影节有的是以营利为目的,有的是以电影学术出名的,有的是以关注度出名的,还有的是以特殊的选片或者群体出发的。在我参加的电影节里,旧金山的frameline是有38年历史的老电影节,纽约下东区电影节虽然只有5年,但是因为关注度高,有大牌赞助商的支持,也迅速成为了新兴的知名电影节;雅典城电影节是以它的学术高度出名的,其电影节总监Ruth女士是在电影学术界知名的学者,而且我在雅典城电影节的时候竟然巧遇了我的电影系的创始人之一Ayoka女士,她也在那个电影节展出她的世界首部交互电影,所以也是因为那一次我们有了很多联系并且准备以后合作。

 

黄沙和AyokaChenzira女士在雅典城电影节的合影,后者是美国实验电影泰斗、交互电影先驱

 

 

无论:你是怎样开始创业的?如何找到投资人和合伙人的?

 

黄沙:这里要先讲一下纽约的电影毕业生的出路,因为纽约主打低成本故事片,所以虽然电影公司很多,但是没有一家会招长期员工,全部都是根据项目而定的,所以毕业生要么做自由职业者,要么就只能去电视台。

 

2013年中的时候新东方在找对留学生题材感兴趣的纪录片导演,于是人搭人认识了一个纽约地区小型风投人士大沐,后来接触久聊得特别投机,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2013年末的时候我接了一个北京台的40集留学生纪录片副导演的活,那时候大沐也在这个项目里充当制片人的角色,在寻找采访对象跟拍摄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那时候一下子从9月底忙到了12月,把每年纽约招聘季节错过了,于是我们两个觉得反正这个40集的项目也一起磨合过了,合作的非常愉快,不如直接就自己做工作室好了。再加上我的计算机背景对他投资的别的科技项目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件事就这么一拍即合了。后来很快我又把我的一个美国同班同学Ian Phillips拉了入伙,就这么三个人成立了三点水工作室。

 

无论:创业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黄沙:困难还好,因为做电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困难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以说一下有意思的事情,年初的时候朋友的朋友请我帮忙去一个幼儿园拍宣传片,片子拍完了之后被其中一个家长看上了,没想到这个家长是品牌Tory Burch的一个高层,也就这个巧遇我接到了它们内部广告的订单。

 

无论:与国内的大城市相比,纽约的青年创业环境如何?

 

黄沙:纽约这两年的创业环境就我观察非常的蓬勃,不光是纽约,全美国近两年都是一个历史记录,有数据表明每1万个人中有高达34人是创业者,而且这个数据还在增长。不过话说回来也就是竞争非常激烈,我现在感觉是夹在两股竞争环境里,一个是电影,一个是创业,这么说来还真的觉得自己作死得厉害。

 

订阅无论微信公共平台

微信号wulunwhatev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