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极致的拼布艺术

编辑:桑尼赛德

《论语》里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在普遍“取乎其中”,甚至“取乎其下”的时代,对品质江河日下的放任,使中国人曾一直追求的极致精神日渐流失。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需要重新阐释极致的意义,而传统工艺,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今天,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还在坚持着对传统工艺的实践和发扬,朝鲜族拼布艺术家金媛善就是其中一位代表性的人物。金媛善自幼受祖母和母亲的熏陶,擅长女红。1988年,本是一名计划统计师的金媛善在和家人赴韩国旅游期间,有感于韩国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到当地的民间学院学习了韩服和拼布工艺。1990年她从单位停薪留职,每天制作留给子女的拼布被子,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执着于拼布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说到对艺术的执着,不禁让人想起《霸王别姬》里程蝶衣所追求的 “不疯魔不成活”。而金媛善在她所创作的上千件拼布作品中,也表现了这样一种至精至微的专注。从对朝鲜族拼布的研究实践开始,金媛善遍访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博物馆,潜心发掘各民族的拼布工艺,从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在她的拼布作品里,方寸之间的玄机处处彰显着极致的美感,色块、材质在重复和变化的微妙关系中创造出了无限的可能。

 

拼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极致的工艺,更饱含了朴实的情感和人生哲理,金媛善曾为她的孙子缝制一件拼布被子,她说:“那个被子是藏在五彩线里的奶奶的梦想。两边各有二十四个小布块,分别表示奶奶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和奶奶明天的二十四小时。另两边各有十八个小布块,象征着上下祖祖辈辈要发。这两个大的布块是孙子的父母,一年四季爸爸妈妈看着你长大,外圈由琐碎的布拼上,是奶奶一生的梦想、喜怒哀乐。我跟孙子说为什么反复的一针一针这样的做呢,是因为要培养忍耐性。拼在一起是希望邻里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团结,拼成的美丽图案是说团结之后的成果是这样的。盖这个被的时候希望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怎样付出需要你来决定。现在,他长大了,能看懂我给他写的信了,就问我什么叫付出。帮助别人、多做好事、不要计较自己,这个就是付出。” 如此创作而成的拼布作品,一针一线,寄情于物,才会达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就是传统手工艺人对极致的执着。

 

 

【艺术家介绍】

 

金媛善,哈尔滨人,朝鲜族拼布艺术家,作品曾多次参加日本、韩国和美国的拼布艺术展览。2006年、2009年两次应邀在韩国举办个人作品展,2007年在东京国际拼布博览会获奖。作品先后被韩国、日本、美国等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金媛善受邀担任韩国江陵市政府名誉顾问,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服装学院传习馆特聘荣誉专家。

 

2015年4月7日- 4月22日,金媛善和其他10位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受邀赴美国东部开展“Slow Made in China-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巡展活动”。在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北大学、波士顿拉丁学校、波士顿Cheney中学、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耶鲁大学、以及“联合国中文日”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风采,与高校学子和当地居民互动交流,传播并弘扬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查看活动详情可登陆:www.greatseed.com

 

 

金媛善 拼布艺术作品

订阅无论微信公共平台

微信号wulunwhatev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