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骏的插画
编辑/访问:何京闻 2015.06.08

岑骏出生于广州,2010年获得广州美术学院学士学位。并于2013年获得马里兰艺术学院(MICA)艺术硕士学位。目前工作和生活在纽约,是一名全职自由插画师,独立动画创作者。他合作过的客户包括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shington Post,The Boston Globe,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Bloomsbury, Nobrow, Air France,PLANSPONSOR,Oprah Magazine等。他的作品还受到英国Association of Illustrators Awards,美国Society of Illustrators Awards, American Illustration Awards,3x3 Illustration Awards等国际插画奖项的认可。现在他享受每天与新的客户工作,也在尝试在插画这个应用艺术领域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闲暇的时间里,他做自己的创作,给独立乐队做音乐影片,也与很多独立出版物合作做一些有意思的项目。
无论:
你会怎样开始你一天的工作?
岑骏:
最近我都很早起床,大概七点左右就醒了。我的一天比较漫长,所以我一般起床以后会先到楼下买个早餐和咖啡。我其实不是一个太有计划的人。我每天的任务基本都在完成还没有完成的项目。一边工作的同时也留意邮件看看有没有新的约稿。有一些客户很重视时效性(例如报纸),所以时刻需要留意邮件。一旦有紧急的项目进来,一天的计划也会被改变。这也是作为自由职业者所需要的灵活性。
草原之诗(生活月刊)

Stella Magazine
Mutual Tunnels, 2014 (音乐: Jason Charney)
Nobrow Magazine, “It’s oh…so quiet” Issue



Until Now Magazine, Article “The Arctic Circle”
The Boston Globe, Article “We made our ranch-style home our own”
地图之战(新知杂志)

无论:
那你会怎么形容你的插画风格?
岑骏:
创作者总是很难描述自己的风格是什么。但如果要复述观众对我的作品的描述,大概会出现这些高频词:有氛围感、静谧、简约。
New York Times

The Washington Post

Clift Art Zine


New York Times, Article “Saying ‘I Love You’, with Baseball”
无论:
当你开始创作一幅新的作品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标准?
岑骏:
插画创作(在这里我主要讨论编辑类插画)和纯艺术创作有所不同。但经过这几年我对这个领域的观察,我发现插画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纯为客户服务,配合他们需求的职业。一般来说,我们最常需要打交道的是杂志社、报社或广告公司里的艺术指导(Art Director)。艺术指导在最初联系插画师时会告知插画师项目的尺寸、用途(内页随文插画或是封面插画等)、预算和大致的要求,并会附上文章和该项目的合同。而插画师最重要的工作则是从文章中获得灵感,把最核心的内容“翻译”成视觉语言。而对于我来说,这个翻译过程并不是直白的描述文章内容,而是用想象力去创造一个文字以外的视觉体验。如果只是照搬文字的内容,插画大概就没什么存在的意义了。好的插画应该是耐人寻味的,所以我会花不少功夫在我的插画里营造出深邃一点的氛围,而概念的表达也通常会用比喻或隐喻的方式呈现。
无论:
最近你编辑类的工作看来很多,这对你个人创作有什么影响?
岑骏:
对于全职插画师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能把工作当成个人创作去完成。这会让工作有意思很多(有时也会更伤脑经)。我希望插画即便离开原本的语境也能存活下来,成为独立的作品。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加入很多个人化的情感或思考。最近很多人找我画短篇漫画。这类型的项目自由度很高,我完全以个人创作的方式去完成。比起要在漫画里叙述一件事,我更沉迷于在漫画里呈现一段时间的流逝。就像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故事说了什么不重要,每一分每一秒蒙太奇给观众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这么远,那么近(睿士Elle Men)

无论:
你不仅画插画,还做动画,设计,那你以后会不会有别的媒介想尝试?
岑骏:
我一直喜欢做不一样的事,最近做的比较有意思的是和上海的放射能多媒体工作室合作的项目。在这个项目里我有机会创作周云蓬巡演的海报,同时也参与了宣传动画短片里的美术部分。像这样的合作项目应该是我以后希望尝试更多的部分。至于动画,这个媒介本身就有很多的可能性。我目前只有两个比较完成的作品,还需要更多的积累的尝试。想做的事都太多,但我会慢慢来,享受这些过程。
倾听,树生长的声音,周云蓬2015全国剧场巡演宣传片
导演,制作:放射能新媒体工作室
原画:岑骏
周云蓬巡演现场
倾听,树生长的声音,
周云蓬2015全国剧场巡演海报


无论:
一直以来,你对你的创作或工作的进展有没有什么看法?或者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的插画行业?
岑骏:
美国插画已发展了较长的一段时间,行业也比较规范。插画师在做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需要和客户签署合同。这样可以大大保障客户和插画师的权益。同时也明确指出客户对插画的使用权限。在美国也存在像”插画师协会“和“美国插画”这样的组织。这些组织会举办年度的国际性大赛和展览。这些大赛对于插画师来说是很好的展示作品的机会。艺术指导们也会通过这些比赛以及自己的搜索去寻找适合的插画师。总的来说我觉得整个行业在美国是非常有生命力而且相对公平的。主要还是以作品说话。而普遍的客户对插画的要求都比较高,注重概念的表达。年轻的插画师有很多自荐的机会;有经验的插画师也很愿意交流。(当代)中国插画发展相对比较晚。和大家想象的一样,这个行业在中国有很多改善的空间。大家经常听到的抄袭盗图和拖欠稿费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不过我认为都是正常的发展过程,重点是从业者,不管是插画师还是客户都应该开始思考如何塑造这个行业。而事实上,这样的思考也的确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美术学院开设插画专业,也有一些优秀的插画师投身教育。这些我相信都会有积极的作用。一些有想法的杂志或出版社也有在思考怎样聪明地使用插画以及使用聪明的插画。
前一段时间有关注一些无国籍学者的观点。我们不用讨论国籍这个概念对当代的每个个体有多大的正面或负面意义。对于艺术和创意而言,我们根本无需给插画师冠以国籍。只有在这个时代插画师才可以通过网络的宣传为自己创造来自全世界的机会。当这个趋势变得更普遍的时,或许我们就不必比再较中国插画和美国插画的异同了。
Grantland, Article “The Sea of Crises”

Grantland, Article “The Sea of Crises”

无论:
作为一个全职自由插画师,在纽约感觉怎么样?
岑骏:
还不错。纽约是一个很适合偷窥狂的城市(可能也很适合暴露狂)。每个人都有个性和故事,这些不都是完美的素材吗。我很多的灵感都发生在在地铁上看着人潮放空的时候。纽约住著太多的插画师和艺术家,赶稿不顺的时候要找同行抱怨实在比在哪里都容易。
-------------------------------------------------------
岑骏
juncen.tumblr.com
出生于广州,
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于马里兰艺术学院毕业。
现工作和居住于纽约。
Ice Floe, 2014 (为驻于布鲁克林的二人音乐组合Odd Rumblings创作的音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