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严重卡住、停滞不前,所以我就彻底暂停设计一週,回去看了自己的过往人生,总是有些深刻的喜恶。后来想起来我小时候围棋下了几年,黑白最后围出各自的领域定输赢,这规则也不经意得创造了一些有趣的图样。这是一切的起点,所以后来我开始尝试用各总材料,譬如不同大小长度的流苏、各种珠子等等...合併不同针法,开始设计图样。后来因为尝试的材料和排列组合越来越多,所以必须要为材料编码,譬如x代表8mm黑色圆珠、o代表6mm白色珍珠、@是白色大流苏。编码工程贯穿了我整个毕业设计,这也是为甚麽后来系列主题叫做Coding Non Stop。再来除了做胚样、考量衣服的外型以外,也需要织非常多小布样,除了确定图样以外,也要测试布料的手感、重量、拉伸性等,各方面资料尽量备齐。在塑型方面,并没有特别追求有机感,但可能是医学的背景,但生物人体医学领域打滚多年,已经变成内在的一部分,或多或少也影响了我的美感,自然在作品上呈现出来。
我想谈的是我在Parsons MFA, Design of Fashion and Society做的毕业设计 Coding Non Stop,从发展到成品为期几乎一年。身为针织设计师,材料是一切的根本,所以一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做织品面料的开发,在一开始建构概念的时候,其实很不顺利,因为我喜欢的东西太多太杂,但喜欢的强度似乎又不足以让我继续往下发展。
我是国立阳明大学物理治疗系/物理治疗研究所毕业(内地称理疗师),在一个癌症中心工作近四年、专做乳癌病人的术后复健,在之前就是单纯的读书人生、平静无波。
其实我很小就对美术设计类展现兴趣,但我的家族非常保守传统,全家人不是教师就是公务人员,而且我是整个家族的老大,课业表现优异是家族对我的期望。所以当我提出高中想转念美术科班时,家中非常反对,稍有冲突以后我也不再坚持,好好唸书的确相对容易的多。一旦经济独力以后,意外知道了一些进修管道,还是因为兴趣,所以去报考了实践大学服装设计系进修部(夜间部)。作品集集结自己长久的涂鸦、写的文字;而因为要术科,所以我就看点书(例如素描路门)、利用下班时间自己练习,整体录取率很低,在大家几乎都来自相关背景或在外补习的状况下,后来能考上真是非常意外。
后来半工半读的过程中,和父母革命般的争吵不少,毕竟他们还是捨不得自己的孩子这麽辛苦,所以关于学校生活一直都避免提起,以免又引发两方口角。因为长时间功课工作两头忙,体力透支身体出了问题;此外,时间有限,以至于我常常做不出满意的作品,即使一开始这麽坚持,我念完二上没多久仍休学了,决定以自己的步调学习。转机是几个月后我入围了一个大型比赛,我想辞掉工作准备半年后的决赛,直接申请国外的研究所。苦恼的父母仍力排众议、让我放手一试,甚至为我抵挡了来自家族的怀疑和不安,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在那段期间,我也不是很喜欢回老家,亲戚的善意劝说或询问,让我有压力,而且我也对父母感到内疚,因为未来模煳不清,让人很不安,这种複杂心情直到我顺利申请上两所名校为止。
即使已经这么多年了,设计之路起起伏伏,回头想家庭关系还是我遇到最大的困难,我因为家人的期望、当年又没有坚持想法,比别人多绕了路。但我不后悔也不怨怼,学习过程如此曲折,绕了远路也有值得一看的人生风景,总之我最感谢的也是父母和家人,一来我了解他们当年也是出于爱才会希望我走平顺的道路;二来人要改变常常是困难的,但我的双亲和家人却为孩子彻底颠覆了想法,他们的牺牲我一直都非常感谢,家庭一直以来也是我重要的心理支持。
ALISON TSAI
从医科到时装
因为我在Parsons的第二年才开始学针织,所以这部分是非常漫长的试误学习,尤其是技术的经验还不够的时候,织出来的东西常会让自己哭笑不得,但总之还是难忘的过程。对于设计,以前我会常常被最开始的点子卡住,但这一次的经验,让我发现理念在往下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改变,一再变身后,最后跟starting point已经离得很远了;而我不时怀疑自己,完成以后成就感无法持续太久,有时候很快就会开始挑起作品的毛病...这也许是一种让自己进步的动力,但适当的时候让自己停下脚步,观察生活、回观自己都好,也许能走得更远。





Alison Tsai
alisontsai.com
针织时装设计师
2013年于纽约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获得Fashion Design and Society艺术硕士学位,
做设计师之前曾在台湾国立阳明大学获得物理治疗硕士,从事过理疗师。
秀场图片出自Styl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