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闹铃声中苏醒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便与电子产品密切相关。触摸屏操作手机,按钮控制开关,我们早已对这些电子产品的既定形式习以为常。而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的张晏诚,则突破了这种既定形式与固有思维,创作了互动装置“针织传感器(Knitted sensors)系列”,使电子产品充满想象力与幽默感。
张晏诚认为,有时候产品设计师过于追求艺术与美观,而忽视了实用性。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艺术设计与电子工艺相结合,使电子产品兼具美感与功能,且不违逆电子产品的基本运作原理。构想前期,对材料、工艺、制程感兴趣的张晏诚受到了电子工艺品的启发,以此为切入点与出发点,进行了最初的创作。其中一件编织电线的作品成为张晏诚针织传感器系列的灵感起源。
互动小清新
编辑:王婕
2014.07.16
Knitted sensors, 张晏诚
“鸡鸡墙”(The Penis Wall ),苏珮琪
电子工艺
在编织电线的过程中他发现,过量使用电线会使电阻变大,整个编织的结构也因此形成一个电阻。如果能使其改变电阻大小的总值,那么整段编织的电线就可以变成一个可变电阻。其原理为,通过影响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电子产品。例如:声音大小、灯泡亮度等等。简而言之,如果拉伸、压缩的方式影响了编织结构的内电阻高低,这个结果就可被当做一种拉伸或压缩的开关来使用。根据这个原理,张晏诚着手收集资料,最终找到了能够导电、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导电棉线,并开始他的实验。“我所使用的导电棉线有80%的聚亚安酯,20%不锈钢金属纤维。这类线有不同的款式、粗细、导电材料的比例。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可操作ipad, iphone等触控萤幕的触控手套。材料通过钩针编织的方式形成一定量的电阻。当材料被压缩或拉伸的时候,线内部金属纤维也会被压缩,增加了碰触的面积,因此电压就会降低。这个过程使得布料本身得以感测外在一些动作影响。”
“鸡鸡墙”(The Penis Wall )制作过程
【无论对话张晏诚】
无论:
产品设计是一门感性与理性并存,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专业。 可是有一些产品设计师,顾此失彼,只能擅长其中一方面。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张晏诚:
我觉得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有时候也受设计师与顾客群身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自然不同环境下的人看待相同事物的要求与审视标准差异甚大。感性与理性,前者出自于个人,后者则有一个普遍认知的常规当参考依据,每个设计师从事设计时,一定也是依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比例分配而产出设计,那么理性的部分,其实还是出自于部分的感性。即使非常理性的作品,一定也是出设计师的感性喜好而产出设计,因为作者必须面对的第一个客户是自己,也必须让自己先认同才行,而以团队一起进行设计的目的则是中和掉这部分的感性,透过讨论均化,得到趋于理想的理性设计。对于是否擅长其中任何一方面,我认为这只是个人喜好罢了,没有一定标准。另外在英国,普遍会用designer/ design artist/ artist来界定自己,厘清之后,自然作品的方向就更明确,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同时有不同的角色。
无论:
设计师的作品,往往折射出设计师自己的性格和内在。比如你的作品,流露出的幽默感,应该也与你的性格有关。但是设计师毕竟不是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与喜好。产品设计需要考虑消费市场。那么假如,某件带有设计师性格特质的作品,受到争议,有人喜欢,但更多的人反感。你觉得这时候,设计师应该妥协于大众市场,还是应该继续坚持他的特色?
张晏诚:
如你所说,我很喜欢有趣、互动的东西。玩具、科学实验往往是我的灵感,因此我的作品自然得反映出自己的兴趣与个性。我认为最直接优势就是身为“学生”,因为是学生,因此学校不会将把“作品大卖”当作主要的教学目标。记得RCA一年级第一次集会的时候,那时的department head- Tord Boontje对我们说:我们来到这里是学习,不需要急切地做出卖钱的设计。就我自己而言,身为学生的我(现在已毕业),我想将自己的广度尽可能延伸到最大,如果将自己绑在合理性、与市场性而没去探讨、尝试更多设计的其他面向,或许有点浪费身为学生的这个“特权”。在外求学这两年,见识到对于产品设计所能涵盖到的范围,其实已经大到让自己惊讶,如果仅只把自己绑在市场考量的作品,日后真的开始工作,必须天天面对客户要求时,到时一定会后为身为学生时怎么不多往其他方向尝试,因为学生不需要面对客户,仅需要对自己负责。当具备了不同的视野与工具后,日后怎么用它们,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至于我的毕业作品,其实主要目的也并非在重新设计一盏灯、风扇亦或是果汁机,我希望透过这些幽默、有趣的东西去吸观众的目光,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或制造商,这些就像是糖果一般,在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后,才真正开始谈结合他们的专业领域与我的设计知识的合作案。
无论:
装置演绎中,如何简约却不简陋?
张晏诚:
反覆的自我辩证。想要说服别人前必须要能说服自己是我一贯的设计理念。在每个细节的安排都必须存在自己的理由,并尽心尽力把他们做好。
无论:
对于你将来的发展,你有什么打算?
张晏诚:
目前正在一间提供设计服务的工作室实习,能接触到的案子种类比较多元(这也是我喜欢的工作模式,我不是很喜欢长时间被绑在同一件事情上),同时,在RCA 毕业展结束后,有一些厂商、品牌联系上我,对于应用有相当兴趣,目前正在谈可能的合作案,短期内应该会做一些与Knitted sensors这个案子相关的自由职业。



经过一段的时间的实验及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张晏诚将这个技术应用于生活情境中,通过使用不同的织品介面与各种互动操作方式,为大家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电子产品使用体验。作品简洁明了,目的明确。织品布料本身即是控制电子器材的介面,而不是使用另外的传感器。所有织物传感器的的外形都是很简单的单原体,例如一颗用来捏的球、一张用来触摸的毛毯、一段有弹性的粗绳子。
张晏诚的作品幽默有趣,他说:“我很喜欢一些幽默的设计,也喜欢通过设计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因此我刻意把球放大,大到让人难以掌控。我把球做成黄色的,让人把挤压的大球跟榨柳橙联想到一起。地毯与风扇则是源自我的个人体验。我喜欢绿绿的草皮,喜欢在户外亲近自然的感觉与氛围。所以我特意把地毯做得像一块草皮,促使人们去触碰抚摸。地毯是控制风扇的介面,抚摸它的表面就会触动风扇,越用力抚摸风扇则转得越快,风速越强。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副画面,人们在公园的绿地上享受着阳光青草,微风徐徐吹来。最后的灯,我应用了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的形式,即拉一下绳子变成开启一盏灯。我用导电纱织成的一段绳子,来替换开关。拉绳子的过程中,灯泡从暗到渐亮再到全亮。熟悉的行为,却有不同的感官体验。”


针织传感器系列之榨汁器(榨取传感器)



针织传感器系列之风扇(抚摸传感)



针织传感器系列之电灯(拉伸传感器)